批复时间:2012.08.30
批准部门:省科技厅、省财政厅
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山东省农科院农产品研究所,主要从事粮油精深加工、特殊医用食品研发、食品营养等研究。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、国际合作专项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、公益性行业(农业)科研专项等课题16项,发表论文100余篇,授权专利20余项。
主要研究方向以山东丰富的植物、动物与微生物资源为基础,依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多学科技术和人才优势,以山东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为核心,着重进行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、油脂精深加工技术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等三个方向的前沿基础理论研究,并进行深层次加工产品及现代加工技术工程研究。
(1)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
针对山东省具有产量优势和特色的花生油脂、玉米胚芽油、小麦胚芽油、牡丹籽油等油脂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,研究提高油料中油脂提取率的新技术和新工艺,采用油脂微胶囊包埋、分子蒸馏等技术,把液体植物油转变为固体的油脂粉末,活性成分含量高、产品稳定性好、货架期长,携带、食用方便。同时,可添加具有不同功效的生物活性成分,生产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功能(保健)食品。
(2)油脂精深加工技术
针对山东省具有产量优势的花生油脂、玉米胚芽油、小麦胚芽油等油脂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,研究提高油料中油脂提取率的新技术和新工艺,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油脂分子进行重整,根据营养学的要求调整油脂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,并使油脂具有新的理化性质,开发研究山东省特种油料资源(如玫瑰、牡丹等),开展功能性油脂产品加工技术、设备研究等,并对其进行营养评价。
(3)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
重点研究粮油、果蔬加工副产物的生化、营养特性和现代加工技术,如酶法处理、生物发酵、挤压膨化、超微细化等加工技术,以及加工副产物深加工产品在食品、医药、能源和其他行业中的应用技术。目前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果皮果渣、饼粕、小麦胚芽、玉米胚芽、油脂精炼过程中产生的皂角、馏出物等。
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45人,其中科研人员39人,高级职称人员25人,博士22人。泰山学者特聘专家5人,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,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1人,岗位专家4人。拥有2000平米实验室,9500平米中试车间及450亩试验基地;共有仪器设备232台套,总值1927.99万元;承建了国家粮油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、山东省中俄生物防腐保鲜技术合作研究中心、山东省中加果蔬加工合作研究中心、山东省中波(波兰)果蔬加工合作研究中心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。
2012年以来,实验室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202项,其中国家级30项,省部级69项,累计立项经费1.1亿元;发表论文312篇,其中SCI论文55篇;获得发明专利103项,实用新型专利63项;制定地方标准21项;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,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。
|